产品展示

岩棉板
隔墙板
护墙板
外墙板

应用技术

贴墙板
夹芯板
饰面板
石膏板

胶合板

多层板
指接板
颗粒板
刨花板

新闻资讯
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

米乐yy体育官网:智造涵江!向“新”出发!

返回
来源:米乐yy体育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19 01:31:41 1

易游网官网:

 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白准确地提出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”,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  2025年,涵江区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战略,以创新驱动、数智赋能为引领,全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,着力实现“技术突破、产业跃升、动能重塑”三大目标,走出了一条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高水平发展之路。

  涵江区委书记郑群星表示,要逐步围绕中心任务、牢记初心使命,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,加快构建涵江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产业新格局。

  莆田作为“中国鞋都”,鞋服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。在涵江这一核心产业集聚区,一场以AI为引擎的“智造”升级正加速推进。

  在福建云企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,工程师轻点屏幕,“浪潮视觉引导喷涂智能体”随即启动,AI机械臂精准识别鞋样轮廓并快速完成鞋底刷胶。

  刷胶作为制鞋关键环节,因鞋款多样、材料复杂、工序烦琐,长期难以实现机器代工。云企智造公司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“新兵”勇于向难而行,携手浪潮集团,打造出行业首创的视觉引导喷涂智能体,实现“云+AI+机器人”深度融合。

  “浪潮带来AI算法和工业机器人技术,我们懂制鞋工艺,互补之下,研发速度大幅度的提高。”创始人陈智伟介绍,系统通过3D视觉识别鞋样,AI规划路径,机械臂依托传感器控压刷胶,并通过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工艺自优化。

  “智能体落地后,成效立竿见影。”产品经理王斐鸿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:单只鞋刷胶时间从8秒缩短至4秒内,效率提升30%,日均产能突破3000双;耗材节省25%,挥发性有机物减排45%,良品率超99%。

  10月24日,云企智造与怡丰鞋业、红果果鞋业等5家鞋企达成项目合作,标志着该项技术在具体生产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。

  以创新智造为突破点,涵江区加快“一区引领、五园并进、链式发展、千亿集群”建设,“创新+转型”双轮驱动与“传统+新兴”齐头并进,12条重点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——

  百威雪津高端生产基地依托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能管理系统,助力莆田获评“中国啤酒制造之城”;奇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线应用真空溅射与垂直电镀技术,填补了轻量化复合材料模具空白;全冠机械自主研发的“BottleViewer智能生产系统”实现产能提升30%、能耗下降10%,已服务60多家企业;华兴玻璃建成全国领先的碎玻璃干洗生产线,产能实现翻倍……这些项目共同勾勒出涵江以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、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构筑新优势的高水平发展路径。

  “涵江可以造飞机啦!”这一令人振奋的期待,正随着福建华东航空智造基地项目的稳步推进,慢慢的变成为现实。

  去年12月,总投资65亿元的福建华东航空智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涵江。该项目由广州中德轻型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分三期实施:一期建设年产50架C42特种任务飞机自动化生产线及配套培训基地;二期联合宗申航发打造全国首个适航认证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;三期规划建设集低空经济与特色文旅于一体的航空小镇。目前,C42E特种任务飞机已进入部件装配阶段,未来将在航空护林、渔业飞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
  在低空经济蓄势起飞的同时,另一绿色低碳产业也按下“启动键”:今年3月开工的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,采用全球领先的再生技术,构建“废旧纺织品—再生纤维—再生面料”完整产业链。项目建成后,将形成年产25万吨绿色新材料和10万吨高端面料的生产能力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零碳生产基地。

  今年以来,涵江区积极把握产业变革新机遇,大力培育新兴起的产业,在低空经济、绿色循环、新能源汽车、数字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形成了多极驱动、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。

 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扎根涵江的云度公司正成为区域产业“出海”的亮丽名片。其产品严格遵循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,已成功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随着海外订单持续增长和海外基地加快建设,云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光电产业也在涵江绽放异彩。福建元亨光电依托母公司顶尖技术,开发的LED产品不仅闪耀于纽约时代广场等国际地标,更凭借RGBW四色混光等创新技术批量出口欧美市场,以出色的稳定性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信赖。

  在产业数字化方面,涵江区深耕“数字+”战略,加快建设省级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。全区22家数字化的经济规上公司实现产值124.35亿元,税收贡献位居全市首位。作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,涵江还全力发展“阳光经济”,积极探索“光伏+”多元化应用场景,全力打造光伏产业新城。

  从天空到地面,从制造到智造,涵江区正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擎,以新兴起的产业为支柱,构建起富有韧性与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
  莆田高新区拥有规上企业200多家,集聚了高新技术企业116家,着力打造产业高地、科技新城、生态之区。图为莆田高新区一角(蔡昊 摄)

  3月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,4月入围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。今年内,莆田高新区相继上榜两项国家级试点名单,凸显出园区在全省绿色转型与数字基建上的领先地位。

  位于涵江三江口镇的百威雪津是亚太最大单体啤酒生产基地,年产能达200万吨。不仅其自身实现吨耗水1.83吨的行业领先水平,更通过强大“链”式效应,带动上下游企业自发集聚,形成了涵盖包装、原料、能源的啤酒全产业链。

  在此基础上,园区绿色成果丰硕:36家公司实现屋顶光伏全覆盖,锻造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、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家、国家级能效领跑者1家、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家,固废处置率、污水接管率100%,空气优良率98.3%,是当之无愧的“国家绿色工业园区”。

  在夯实绿色基底的同时,园区以万兆光网和全覆盖的5G网络为新底座,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。传统制造业在“智改数转”中焕发新生:老牌鞋企鑫祥通过部署5G网络与智鞋云平台,将订单处理时间从数十分钟压缩至1分钟;方家铺子利用物联网智慧监管仓储,中创汽车借力“机器代人”实现30万套高精度门板产能,荣兴机械则通过“5G+AI智能驾驶舱”驱动订单增长10%……

  园区平台的集聚效应同样令人瞩目。德濠智造谷、联东U谷、莆田·模具产业园这“三驾马车”各展所长:德濠以“涵江速度”和3.5层立体厂房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与“人产城”融合;联东U谷依托全国网络为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等公司可以提供全周期服务,成为“腾笼换鸟”典范;模具产业园则首创“社区+生态”模式,打造“五分钟生活圈”,并透过“基金+产业园”等模式吸引20余家企业,形成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。

  莆田市涵江区依吨多层电路有限公司上榜国家第六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名单。 陈琳 摄

  当前,通过“聚焦新产业、培育新主体、打造新平台”的“三新”战略,莆田高新区已汇聚逾百家高新技术企业,跻身全国“专精特新”百强高新区。从绿色制造到数字赋能,从单一企业到集群生态,园区正以其坚实的步伐,展现“园区兴、动能足”的澎湃活力,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征程上跑出了“加速度”、展现了“硬实力”。

  印制电路板(PCB)作为“电子系统之母”,其制造环节长期面临小批量定制响应慢、多工序协同效率低等瓶颈,制约着5G通信、智能汽车等下游产业发展。

  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莆田依吨公司的无尘车间内,一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变革正在为行业提供破局方案。

  记者在中台显示屏里看到,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个不一样的规格订单:射频用多层板、8层汽车控制板、5G基站用超薄板……闪烁指示灯下仅需三名工人监控。

  “过去这种‘杂单’会被视为成本黑洞,现在却是利润增长极。”依吨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唐瑞芳指着实时跳动的电子屏说,依托“小单快反”系统,HDI样板交付周期从行业平均的7天缩短至72小时。

  PCB传统产线依赖大批量生产分摊成本,往往难以应对无人驾驶、医疗设施板等新兴市场小批量、高定制需求。

  转变源于依吨实施的内层线路制作管理模块信息化项目。“项目打通了三个关键环节,”唐瑞芳解释道,“客户通过线B渠道灵活下单;系统智能建模转化生产指令;车间高效执行订单。平台、管理、生产三端协同,实现产能平衡、柔性制造、精准品控和工艺提升。”

  “系统兼顾大规模定制与柔性生产的新模式,使生产能力提升17%~27%,产品合格率提高3%~5%。”唐瑞芳说。

  在数字化系统奠定高效生产基础的同时,依吨更进一步攻克行业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企业携手蹇锡高院士团队,成功研发出国际首创的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,打破国外在高性能基材领域的垄断。如今,企业已掌握42层板研发能力,最小孔径达0.15mm,线%自主可控。

  从智能手机到军工装备,依吨的产品已进入广达、松下、京瓷等有名的公司供应链,参与制定12项国际、国家及行业标准。公司年营业额超4亿元,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。

  依吨的崛起是涵江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。目前,该区已形成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印制电路板等细分产业集群,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,正成为福建“增芯强屏”战略的重要支撑。(林爱玲)